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赛事 > 正文

对比日本和韩国联赛,看国内球员收入&体育转型 古今中外,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甚至联合国等这种超级的跨国组织,其政策都需要不断调整。或者说,任何规定的有...

来源:雪球App,作者: matias,(https://xueqiu.com/6205861642/262584009) 古今中外,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甚至联合国等这种超级的跨国组织,其政策都需要不断调整。 或者说,任何规定的有效性,都是具有时效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需要动态的修改,甚至是废除以前的合理,但是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滞后性规定。 以我们个人成长为例,我们80小时候,哪个男孩子没有被老师打骂过?甚至到了高中了,我们班主任还会拿数学三角尺,打逃学去看体育比赛或会男女朋友,或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当时,从学生、家长,再到老师,甚至校长和教育局,觉得学生犯错了,作为特定场所的学生监护人,体罚、打骂等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哪里是违法了? 家长们进孩子房间,还要敲门,还要隐私?哪里这么多事事?老母亲马上笤帚疙瘩伺候,回忆一下愉快的童年;而如今的父母,进孩子房间不敲门试试看?还敢偷看孩子日记? 你们公司也有很多在很多员工,甚至管理层看来早已落伍的规定。 我们国家也有过一些曾经非常好的做法,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管是企业还是民众需求的变化,很多做法可能已经没有那么好使,甚至完全是不起作用了。 比如激化生鱼,就是一个栗子。 20年前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读书既能改变命运,又能实现阶层跃迁;但是,2023年的今天,别说普通大学生了,就是一般985高校的毕业生,指望凭借一直文凭就找到一分不错的工作,已经非常困难;甚至985研究生毕业的人,找一分合适的工作都不容易。 推而广之,以分数论的高考制度,是不是依然是一个合理的设计,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话题。 本文不讨论教育或高考的话题,但是,我的观点跟很多人不一样,我认为时下的教育制度,既不合理又不公平;存在极大的歧视性,不挂失地域上,还是在针对不同天赋孩子上,因为教育不仅仅是包括是不是语数英、理化生、史地政等科目好不好,更别是仅仅是笔试成绩,得到的结果仅仅是考试成绩。 下面这张图的数据,是来自恒大淘宝挂牌新三板期间,俱乐部公布的年报,我抽取了其中的主要数据,从2013年到2019年,一共7年时间。 不要把恒大淘宝俱乐部仅仅当做一个足球俱乐部,可以是任何一家公司,可以是造汽车,可以是矿泉水,可以是餐饮,可以是卖衣服,可以是任何一家公司。 这家公司7年里,没有任何一年盈利,毛都看不见;公司年年亏损,累计亏损76亿人民币,毫无造血能力,完全依靠大股东输血。 亏损最少的一年,接近5亿,亏损金额超过营收。 这意味着什么?这家公司哪怕把营收收入增长一倍,依然亏损,那么,做大营收的动力在哪里? 这家公司年年亏损,没有造血能力,纯粹靠大股东的输血而活,那么,如果你是这家公司的管理层或员工,你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是服务好外部客户?还是舔好大股东呢?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选择,有奶就是娘;谁给钱,谁就是爷。 因此,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服务好球迷/客户,既没有必要,也没有动力,因为球迷/客户的给出的钞票,完全没法办法补偿公司收入与支出之间的窟窿。 而服务好自己的金主,是任何一家企业乃至高管的首要任务,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在公司内部也是一样。为啥同样是热处理,除了质量问题,同样是投诉,为啥外部供应商屁颠屁颠跑过来,点头哈腰,又是递烟,又是赔笑?因为你是他金主。 但是,公司内部不存在。要个数据,要看人家心情;要看记录,人家爱给不给。明明是他做错了事情,不知道的还认为是你捅了马蜂窝。 而且,我们在体育领域,仅仅是恒大淘宝俱乐部这样吗? 仅仅是足球这样吗? 只要俱乐部或运动员的收入,不是来自于奖金、代言或球迷开支/转播费等,换谁也没有动力去低三下四讨好他人。 我们不去跟欧洲联赛,或美国N大联盟比,就跟日韩足球联赛比。 日本不管是足球还是篮球的俱乐部,在服务球迷上都做得非常精细。

对比日本和韩国联赛,看国内球员收入&体育转型 古今中外,小到一个家庭,一个公司,一个国家,甚至联合国等这种超级的跨国组织,其政策都需要不断调整。或者说,任何规定的有...

比如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是目前国内最成功的篮球俱乐部,没有之一。问题是,谁给一个这个俱乐部的官网呢? 而辽宁俱乐部,是目前前三成功的篮球俱乐部,好歹是有个官网,主教练依然是杨鸣指导(主教练已经不是他了),右上角显示2020-2021赛季,辽宁俱乐部的战绩。 而目前是2023年,新赛季的CBA本月就打响了。 这就是我们俱乐部的职业性吗?这无关紧要吗? 到底是什么职业呢?什么叫职业化?什么叫服务好球迷? 我认为俱乐部官网,就是窥豹一斑。 甚至完全可以说俱乐部在其他事情的管理上,都一定是更加业余。 而足球和篮球,已经是我们国家市场化最好的两个项目。 之前有人说,以足球为例,如果工资太低,没有人踢足球了。 以美国足球职业大联盟(MLS)为例,,MLS联赛的球员薪资总开支约为2.18亿美元(2022赛季数据)。 每支球队的平均年度薪资开支约为1100万美元,LA银河队的年薪资开支最高,约1.58亿美元。相反,新加入的球队奥斯汀FC的年薪资只有约500万美元。 MLS球员的平均年薪约为43.2万美元。 要知道,美国居民收入中位数在6.5万美金,足球运动员大概是居民中位数收入的7x左右。 看隔壁韩国,K1联赛一共12个队伍,2022赛季K1联赛的球员年薪总额为1208亿6064万4000韩元(约合6.6亿人民币),各俱乐部薪水支出排名依次为:197.13993亿韩元(约合1.08亿人民币)的全北现代、176.85256亿韩元(约合9735万人民币)的蔚山现代、123.60176亿韩元(约合6820万人民币)的济州联、113.5567亿韩元(约合6215万人民币)的FC首尔。降入K2联赛的城南总薪水最低,年薪总额为61.20399亿韩元(约合3355万人民币)。 2022赛季K1联赛球员平均年薪为2.8211亿韩元(约合155万人民币)。 而韩国2020年居民收入中位数3346万韩元,大概是中位数8.5x;如果是只看在职打工的韩国人收入中位数3900多万韩元,球员平均收入是中位数的7x多一点。 日本J联赛,J1(相当于我们中超),大概是3000~3500万日元;J2就是只有400-500万日元。 国税庁「令和3年分民間給与実態統計調査」によると、2021年の1年を通して働いた日本人の平均年収は443万円です。 男女別にみると、男性は545万円、女性は302万円でした 也就是说,日本男子平均收入545万日元,在日本第二级别联赛踢球,类似我们中甲踢球,平均收入跟就是普通人收入。 J1球员的平均收入,是普通人的6x~7x。 在J1联赛,新人的收入500万日元,不到国民男性收入的均值;,常规主力球员约1000万日元到5000万日元,球队核心和国家队级别的球员约5000万日元到1亿日元。 J1联赛,一共20个球队,球员超过500+,薪资超过1亿收入的有30人。 中国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不到4万,就以4万计算,我们假设球员收入是可支配收入的10x,就是40万足以。 想多挣钱咋整?答案是去发达国家,去联赛水平高的的地方。 我们国家女子项目比男子项目还夸张,因为男子足球或篮球,几乎都是民间资本投入,而女子足球和篮球多数依靠体育系统补贴。 比如女子篮球最高的WNBA,一支WNBA球队整个球队的工资帽大概是150万美金不到,而整个WNBA球员最高收入(也就是工资帽)不到25万美金,不超过200万人民币。 What is the league average of salaries in the WNBA? As of the start of the 2023 season, the league average of salaries in the WNBA is $113,295 among 137 players. In 2022 it was $102,751. 而WNBA平均薪资位11.3万美金,而最低薪资位6.3万美金,李月汝在美国打WNBA,基本上就是比最低多一点,6.5万美金左右。 设想一下,出国打球,要自己租房子、自己开车、自己做法,甚至自己缴纳水电气、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单纯就女足和女篮的主力来说,出国打球从收入角度来看,纯属费力不讨好。 而中国女足的高收入,在疫情之前位居世界前列,保守估计前五,甚至前三都不夸张。 在我们百废俱兴的事情,的确是需要金牌策略来提振民族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但是,时下的我们,还需要吗? 其实不需要了。 我们常说要转变职能,其实教育和体育的职能也需要讨论一下,目前该面向谁,又为谁服务了。 去看冬季项目奥运冠军大杨扬在《十三邀》一期的采访,现在哪怕是上海这样的城市,在安排退役运动员方面都已经捉襟见肘,非常不好安排。 从培训、训练、再到退役,完全都是走吃财政补贴的方式,已经完全不符合如今的需求了。 体育已经从所谓的金牌KPI,走向位老百姓服务转变;如果体育系统撤出这些体育领域,并不是什么房倒屋塌的事情,过去40年中国的快速发展,恰恰是放弃了过去很多所谓如果放手了,就是房倒屋塌了。 从家庭联产开始,甚至恢复高考、改革开放都是如此。 很多人批评的大学教育,其实德国和法国的大学,我们知道的著名的大学,比如巴黎高等师范、慕尼黑大学等等都是国有大学,并不是跟英美一样的私立,人家教学质量、培养出的杰出人才并不少。 但是,人家跟国内的区别,很多经济学、行政学的教授嘴皮子都磨烂了,重要的是取消大学校长跟行政级别挂钩。 去过德国的都对这个红色的DB(德国铁路)一点都不陌生,德国铁路是德国政府100%持有的公司, 再比如德国邮政,可能很多人不熟悉,德国政府持有20.5%,是最大的单一股东;德国政府全资持有的德国复兴开发银行又持有15.6%。这样一来,德国联邦政府就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国邮政1/3的股份。 而德国邮政旗下的DHL,都如雷贯耳吧?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