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金融监管部门加强管理存款市场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存款利率趋势在中短期,还是明显要继续下行,未来高息的定期存款产品是越来越少,储户找寻起来也是越来越难。同时监管部门配套的管理措施,对于异地存款的风险管理要求越来越多,对于存款开户条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存款本地化趋势也在加强。在此情况下,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产品持续火热,被储户又一次地追捧起来。
自从209年开始,监管部门要求假结构性存款产品退出市场,一度剩余的结构性存款市场迎来了低潮。但是随着一些创新的高息存款产品推出,储户又一次将目光转入了剩余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连A股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据最近的统计,我国共有959家上市公司购买了结构性存款,合计认购金额6941.28亿元,占上市公司总认购理财产品金额的比重为65.03%。
但是,很多储户一直对于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产品有着一定的误解。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论何种结构性存款,在购买之时是没有准确的到期利率公布的,即使银行方面做营销的宣传推广时,所讲的也仅仅是预期的到期利率,那是根据以往此类产品的产品表现,进行了一个利率估算。结构性存款利率的确定,只有等到到期之后,银行进行核算,按照实际运营结果公布结算利率,那时候才是真正的到期实际利率。
但是大额存单产品完全不同,它的发行是要在央行进行备案的,在备案之初就已经将给予储户的实际利率会确定出来。也就是说储户在存款的时候,已经明确将未来的利率写在存单上或者记录在电子存款中。这就是大额存单产品和结构性存款产品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利率的确定时间完全不同。
正是因为结构性存款在发售时公布的是预期利率,一切最终结果都与着管理人团队在衍生品市场上操作成功与否有关,所以时不时在最终实际结算时有可能出现大惊喜,历史上曾经有达到过6.5%以上的到期结算利率,但是也有不少产品仅仅按照活期存款利率结算的时候。大额存单产品,在2021年6月份定期存款利率定价机制调整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存款市场中大额存单最高利率,就是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75%再加上80个基点,最高年化利率3.55%。因为大额存单在发售之前必须经过监管部门的同意,所以其存款利率设置太高,就会受到监管部门的干涉。
当然储户对于存款的时间需求也是不同,那么也对应了不同的结构性存款和大额存单产品的最终抉择。结构性存款由于其运作是挂钩金融衍生品的,都是短期择机操作,长期操作存在着比较大的风险,所以存款期限一般选择都是1个月到6个月的短期,超过一年的产品都越来越少了。针对大额存单产品中,《大额存单管理办法》中,包含了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共9个品种。但是在银行实际发行过程中,因为前期的申请和审批手续相对比较多,发行要求也比较复杂,所以一般银行最终选择发行的基本上是2年、3年和5年这三类产品,相对来说属于中长期的存款产品。
同样,两者在提前支取的要求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管理要求。大额存单产品虽然支持提前支取,但是如果提前支取,那么将比照活期存款利率来计息。但是结构性存款产品是不支持提前支取,必须在存款到期之后才能取款,因为不能在存款期限内影响衍生品管理团队的操作。所以在这两类产品的选择中,对于资金使用的时间安排要做好详细规划,提前支取损失会比较大的。
那么面对结构性存款预期利率4.5%以及确定好的大额存单年化利率3.55%,该做如何的最优选择呢?如果储户手里是长期闲置资金,那么固定利率的大额存单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最近还出现了按月付息的大额存单创新产品,每月都可取利息,到期取本金,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创新。如果储户手中是阶段性的短期闲余资金,自身愿意做一些存款创新探试,敢于冒一些险,那么可以在目前市场中发售的结构性存款中挑选挑选,短期资金可以投入进去,有可能能收获不错的收益。
最终给大家再次明确下,虽然按照监管要求,结构性存款需要比照理财产品进行管理,但是它确实是一款存款产品。本金还是可以得到安全保障的,利息是浮动的。这一点很多储户都是有着错误误解的。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