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翻译中的互文应用(精选4篇)
作为翻译研究的一种新方法, 互文性理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以来, 逐渐为翻译研究者所瞩目, 这种新的视角必然会给翻译研究带来启发, 帮助我们更好的解决翻译问题。互文性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是以文本为切入点的, 通常意义上的文本包括小说、剧本、诗歌、广告、演讲稿、学术论文、公示语等多种类型。本文试图以广告文本为研究对象, 通过分析一系列中、英文广告语和它们对应的译文, 探讨互文性手法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1 广告中的互文性手法
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文本, 必须具有高度的注意价值和长久的记忆价值, 同时还需要鲜明的文化价值。一则好的广告语还需具备以下四个特点: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和说服力。为了达到这一标准, 广告创作人会采取多种手法来设计广告语, 使其引发受众的联想, 说出人们的心声, 进而使观众对该产品记忆深刻。因此, 充分利用互文性手法将会为我们打开广告创意的空间。
1.1 互文性手法
北京大学秦海鹰教授将互文性的手法归结为:“互文性是一个文本 (主文本) 把其他文本 (互文本) 纳入自身的现象, 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贴、模仿、重写、戏仿、改编、套用等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 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读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 (引吴萌萌, 2008:17) 。”
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互文性手法的归类,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引用、用典、拼贴、戏仿和仿拟。引用是把一段已有的文字放入当前的文本中;用典是指在创作新的文本时采用民间故事、传奇神话、古典名著等中的原型;拼贴指把前文本加以改造, 甚至扭曲, 再拼合融入新的文本中;戏仿即嘲讽的模仿, 这种方式古已有之, 不过它在当代西方文学作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以至于加拿大女学者琳达?哈琴把嘲讽的模仿视为互文性的当代标志。仿拟是借用受众熟悉的词语、歌曲、诗句、习语等进行的仿造。
1.2 广告中互文性手法的应用
上文中提及的几种互文性手法也是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常用的技巧, 我们在一些优秀广告作品中不难发现其踪迹。例如:
1) 运通金卡:一诺千金
2) 杏花村汾酒: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两则广告语都采用了“引用”的互文性手法。第一条巧妙的引用中国成语“一诺千金”表现了信用卡的特性, 第二条直接引用诗歌, 把观众引入古典氛围, 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 从而使观众对该产品产生好感。
3) 奥海抽油烟机:专食人间烟火
该则广告运用了仿拟这一互文手法把抽油烟机的功能形象的表达了出来, 化用的古语“不食人间烟火”, 最早出自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卷九引《直方诗话》:“坡读其诗, 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专食人间烟火”既强调了该产品的功能, 又具有趣味性, 使人们容易记住, 传播效果好。
4) Mars巧克力广告语“A Mars a day keeps you work, resand play.”
这条广告同样采用了仿拟的手法。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来说, 此句广告词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义。这句话是把两条英语成语结合到一起, 进行的仿拟。其一为“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其二为“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 boy.”该广告语不仅成功借用了英语成语的形, 也完整的传递了其内在的蕴意, 即每天一块码尔丝巧克力让你聪明和健康。
5) 韩信点兵--现代指挥理财
这是台湾光华证券投资的一则文案标题, 采用了典故这一互文手法。“韩信点兵”是一个典故。韩信是我国西汉著名的军事家, 刘邦得天下, 军事上全依靠他。韩信点兵, 多多益善。不仅如此, 还经常以少胜多。受众看到这则广告文案, 就会想起这个典故, 进而对该证券公司产生深刻的印象。
2 互文性手法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在广告翻译中, 译者可以借助互文性手法, 作为触发自身思想火花与创作灵感的动因, 译出精妙的文本, 最终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效果。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广告翻译中常用的三种互文手法:引用, 仿拟和用典。
2.1 引用
引用可以说是最为显著的一种互文性手法。在进行广告翻译时, 译者为了使广告引人注意, 常常引用一些经典的谚语、歇后语、格言警句、诗词、成语等。这样既提升了该广告的文化品位, 又增强了其传播效果。例如:
1) 瑞士斯沃奇手表 (Swath) 的广告语“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天长地久
天长地久语出《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唐朝诗人白居易所作的《长恨歌》中亦有“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Time is what you make of it.直译为:时间在于你怎样利用它。提醒你时间的宝贵。既然是手表商的标语, “天长地久”的意译恰到好处, 意指手表的能效, 它的耐用性;也有情感的寄托, 拉近冷冰冰的手表与极富情感的人之间的距离, 体现手表的灵性。一旦你选择了它, 它会像情侣一样, 伴你一生一世, 天长地久。
2) 别克汽车 (Buick) 的广告语“In Search of Excellence”志在千里
这是一支名为“逗号篇”的别克品牌形象广告。“志在千里”出自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该广告以“逗号”为诉求点, 通过一幅幅美好的画面, 表现当代中国人在“成就”、“杰作”、“荣耀”面前, 不会满足阶段性成功, 追求新的超越, 从而揭示别克精神——“心静、思远, 志在千里”。这支广告是别克品牌融入东方文化和时代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升华, 其汉译广告词也凸显了东方特色。
2.2 仿拟
仿拟是对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成语、谚语等进行的仿造或套用。这种手法颇受广告创作人的青睐, 因为它可以把受众对这些诗词、谚语等的熟悉感延伸到广告产品上去。例如:
丰田汽车广告语“cars will find right way, where there is a”
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句汉译广告语化用了宋代诗人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另外, 中国古语有“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说法。看到这则广告, 观众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这条古语。文字简明, 但内涵丰富, 除了所化用的原句本身的意义之外, 还包含了丰富的含义:既表明了质量之高, 广告词没有直接宣传产品的质量, 而是用销量之大来表明, 销量之大也不是用数量直接表明, 而是用路来间接表明;也表明了车的适应性强, “有路必有丰田车”, 隐含着不管什么路, 丰田车都可以纵横驰骋, 往来自如。
2.3 用典
这里的“典”指在创作新的文本时采用民间故事、传奇神话、古典名著等中的原型。在广告翻译中使用典故可以令人印象深刻, 并且使广告作品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品位。例如:
中国国际旅行社广告语“在家靠自己, 出国靠国旅.”
At home you are your own boss.In China your Aladdin's lampis at CITS.
这条广告的英译版采用了一个典故---阿拉丁神灯, 该典故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合集《天方夜谭》。阿拉丁在一个魔法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神奇的油灯和魔指环, 这两件宝物能帮他实现愿望。英语受众大都很熟悉这个典故, 他们看了广告后可能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中国国际旅行社就像阿拉丁神灯一样, 能够满足旅行者的诸多要求。这种联想会使受众对国旅产生信任感, 进而选择他们的服务。为力求广告简洁, 使用了中国国际旅行社 (China International Travel Service) 的缩略语CITS.该广告的中文版则仿拟了中国的俗语“在家靠父母, 出门靠朋友”, 让受众感觉国旅是值得信赖的朋友。
3 结束语
总之, 在广告翻译中恰当的运用互文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不仅增添了广告词的知识性、趣味性, 而且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互文性为广告创作及其翻译提供了广阔的想象与操作空间, 并开阔了广告翻译的新思路。对于互文性的研究、分析与应用, 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
摘要:广告词的翻译简短明了, 实用性强, 很有研究价值。该文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 通过分析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以及研究一系列中、英文广告和它们分别对应的译文, 探讨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互文性,广告,互文性手法,广告翻译
参考文献
[1]Hatim B, Mason I.Discourse and Translator[M].Shanghai:Shang 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1.
[2]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吴萌萌.童话元素在广告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 2008.
“互文性”是指某一文本与它的前文本(pretext)之间的相互关系。叙事学家Gerald Prince在《叙事学词典》中给“互文性”下了一个较为清楚易懂的定义,即“relation (s) obtaining be-tween a given text and other texts which it cites, rewrites, absorbs, prolongs, or generally transforms and in terms of which it is intelligible.”这就是说, 互文性是指一个特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 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 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
二、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
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是一种集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为一体的传播形式,其中后者多起到服务于前者的作用。广告的功能是为了说服他人,或购买商品和劳务,或看什么东西,或做什么事情。
从交际学的角度来看,广告的生成是一个编码、解码的过程。广告编码(创作)时,广告撰稿人根据广告主的意图,以及自己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和掌握,巧妙地将它们融入广告编码的全过程。成功的广告能吸引注意(Attention)、激发兴趣(Interest)、刺激欲望(Desire)、博取信任(Credibility),最终促使受众采取购买行为(Action)。而广告成功与否,可以从销售反馈信息得知。因此,广告作为一种推销手段,必须具备三方面要素:一是必须具备注意价值,能够一下子吸引人们眼球,引人注目;二是必须具备记忆价值,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能随时想起某类商品的长处和特点;三是必须具备推销能力,使人听到或读到后能产生购货的欲望。一则广告的“注意价值”越高,它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就会越深刻,它的“记忆价值”也就越高,从而它的“推销能力”也就越强。广告设计者可以使用多种技巧来达到这一目的,而利用互文性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技巧之一。
广告语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用(citations and quotations),即直接引用前文本;典故(allusion),即在文本中使用出自《圣经》、历史故事、神话、童话、民间传说、宗教故事及经典作品等之中的原型;仿拟(parody),即故意模仿现成的语言形式(如人们所熟悉的谚语、俗语、成语、名诗、名歌、名句等),形成新的词语、句子或篇章的一种修辞手段。
例如: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这条广告意思是“迟到总比丧命好”。这是美国的一则交通公益广告,宣传谨慎驾驶,寓警告于幽默之中。首先,这则广告语巧妙地套用了西方妇孺皆知的劝世名言: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做总比不做好),套用现成的名言,便于读者记忆,仿拟(变never为the late),又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其次,late一词含“迟到”、“已故的”双重意义,the late指the dead,此处late的重复,使提醒的语韵感铿锵,朗朗上口。
三、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根据信息、交际理论的观点,人们能否很好地理解某个话语取决于交际负荷(communication load)的大小,所谓交际负荷,通俗地说,就是在交际系统中话语未知信息的量。未知信息的大小与交际负荷成正比。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翻译的作品,其交际负荷往往容易偏大。就这一点而言,广告语翻译与文学翻译相比,更容易产生超交际负荷的现象。因为在文学翻译中,某些不可译现象可以通过补充说明或是加注的方法来解决,而这在广告语翻译中是不可能的,广告语受着严格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所以,要使广告语的翻译获得最大效果,译者必须尽可能降低译文的交际负荷,而在翻译中恰当地利用互文性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本文将分别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
1. 互文性与联想意义
在现代社会的广告中,互文性被广为应用,它除了可以用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某些特征,更主要的功能是引发读者进行相关的联想。广告语言通常含有极丰富的联想意义。这样的联想是间接而非直接的,是通过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到与广告内容相关的其它内容而完成的,它激发起消费者诸如文学或音乐方面的联想,使他们对广告及其宣传的产品产生一种熟悉感和亲切感,因此也就更容易记住该种产品,广告商以此鼓动读者的消费欲望并使其产生购买行为。而在广告语翻译中,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某种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要么没有任何特殊意义,要么会引起不同的、甚至是刚好相反的互文联想,而这正是广告语翻译中引起超交际负荷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投其所好,避其忌讳”是广告语翻译中所应遵循的原则。否则,只会给产品的推销带来不良后果。
例如:For the road ahead(本田汽车广告语)→康庄大道
这条广告语如果直译为“为了前面的路”,中文会显得很平淡。现在的译文是“康庄大道(本田)”。“康庄”两字在中国文化中极有彩头。《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康庄”二字的意思是:“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尔雅》中有“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史记·孟子苟卿列传》中有“为开第康庄之衢”;《盐铁论·国疾》中有“康庄驰逐,穷巷蹋鞠”。所以“康庄”这个词有极为丰富的互文意义,而“康”字本身又是一个吉利的汉字,用作形容词时有“安乐、安定、健康、太平、丰足、富裕”等积极的含义,“奔小康”更是全中华民族追求的一个目标。因此,“康庄”二字用在此处作为汽车的广告语,顿时增加了广告的吸引力。
2. 互文性与注重价值
鉴于广告语的目的在于标新立异、招徕顾客、促销产品,广告译者更应该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利用目的语文化和语言中的互文因素,借助有独特创意的表现手段,追求广告译文的新、奇、美。此外,不同的语言中都有一些固定的表达法,不能任意更改。但是,如果译者在广告语翻译中巧妙地结合源语广告,故意将目的语中的某一固定用法更换一两个词,也就是利用仿拟的手法,得到的译文可能会让人们顿时感到趣味盎然,从而问津推销的商品。
例如:The 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
万事俱备,只看路况。
这是一种日本车的英文广告语,其中文译文仿拟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成语,仿佛厂家就是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顾客考虑周到,从而夸张地指出该车无可挑剔的完美性。如果只是将原广告直译为“我们唯一没有改进的只有道路”,收到的效果肯定望尘莫及。
3. 互文性与记忆价值
广告语言要求简洁鲜明,形象生动,并且具有艺术魅力,这样才能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具有充分的记忆价值;同时,广告译文在目的语中也是被作为真正的广告来使用的,所以对目的语广告语言的要求也是一样的。众所周知,各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诗句、谚语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高度提炼的艺术语言。古今中外的名诗佳句,历来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有些甚至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如果广告语译者在翻译时能善于利用互文性原理,灵活引用、拼贴和仿拟目的语中脍炙人口的诗句和谚语,对目的语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不但能够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易记性,有时甚至还可以带给广告译文意想不到的诗意美感。请看下面一则药物广告的广告语:
例如:随身携带,有备无患;随身携带,有惊无险。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这则广告语宣传的是治疗心脏病的一种名叫“速效救心丸”(Quick Results Heart-Save Pill)的药物。该例的中文广告语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仅突出了药品的优越品质和卓越功效,而且使全文读来抑扬有致。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会很不好处理,而这里给出的英文广告语直接引用了一句英文谚语,看似几乎完全偏离了原文,实际却达到了功能上的等值,“随身携带,有备无患”的药品与“需要他时他就出现在你身边”的朋友是何其相似,所以,“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这句谚语作为该广告语的译文被赋予了新的涵义,所推销的药品也成为了读者的“朋友”,缩短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加了产品的人情味和可信度,产生了很好的广告效应。
三、结语
从以上一系列优秀的中、英文广告语及其译文可以看出,在广告语翻译中灵活运用源语和目的语文化和语言形式中的互文因素是完全可行的,不仅能够弥补广告语翻译过程中原文在意义、结构、风格和形象方面的损失,而且易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推动产品的销售,其应用效果是肯定的。可以说,“互文性”开拓了广告语翻译的新思路,为广告翻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但是,译者将互文性理论应用到广告语翻译中也应该注意几点问题:一是必须把握好语言表达的尺度。毕竟不同群体的受众接受水平不同,而不同类型的商品对广告语言的要求也不同。如果译者单纯地追求阳春白雪、文采飞扬的广告语译文,有时反而会让受众觉得晦涩难懂,以致于曲高和寡,弄巧成拙;二是忌盲目地、一味地引经据典和模仿。因为广告语创意贵在“想他人所未想,为他人所未为”,只有新颖别致的广告语才能给消费者以新鲜的美感,才能感染消费者,所以运用互文性原理进行广告语翻译时一定要注意发展和创新,否则得到的译文不但毫无新意可言,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力。
摘要:广告文体是一种具有很高商业价值的实用文体, 是一种集信息功能和劝说功能为一体的传播形式。本文首先论述了广告语中的互文性现象及三种常见的互文关系, 然后研究了一系列中英文广告语和它们分别对应的译文, 探讨了互文性在广告语创作和广告语翻译中的运作机制, 分别从互文性与联想意义、互文性与注意价值、互文性与记忆价值三个方面阐明了互文性在广告语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并指出互文性概念为广告语翻译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广告语,互文性,广告语翻译
参考文献
[1]许建忠.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104.
[2]曾立.广告英语文体分析[M].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2001:3-4.
[3]刘军平.互文性与诗歌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
[4]谭载喜.语篇与翻译:论三大关系[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7) .
[5]平洪.文本功能与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 2002, (5) .
俄国后形式主义学者巴赫金指出, “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 (朱莉娅·克里斯蒂娃, 2013) , 巴赫金这种独特的文本思想深刻地影响克里斯蒂娃, 她将文本与此前文本以及此后文本之间存在的对话性称为“互文性”并开创了互文性理论。在互文性理论的视域下,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会与其他作品、作者的生活境遇、作者的生活方式相互关联、相互指涉。文学作品的旁征博引、文中之文, 存在对话关系的互文性。互文性有两个层面, 即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 它们就像一块硬币的正反两面相互依存。克里斯蒂娃认为, 现象文本是在具体陈述的结构中自行呈现的语言现象, 生产文本则是意义发生之所。 (王瑾, 2005) 前者是语法和语义的表层结构, 后者是能指和言说主体的深层范式, 在深层结构蕴藏着无限的差异化的可能 (秦文华, 2006) , 实践中人们在文本阅读之后会产生意义的更深层度或更厚度地带, 这种深厚度会因读者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克里斯蒂娃强调互文性产生于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之间交流的“零度时刻” (zeroment) 。从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两个侧面去解读文学作品中隐喻的互文性, 理解和思考某一作品对其他文本的吸收、转化、指涉, 分清隐喻的底文, 对隐喻在翻译过程的理解和重构有着启发性意义, 为隐喻翻译研究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对隐喻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边城》的互文性特征及隐喻互文性的解读
《边城》是一部优秀的乡土文学作品, 它犹如一座语言艺术的宝库, 以诗性的又具有地方色彩的语言讲述一个凄美的田园牧歌故事。沈从文运用丰富的互文手法, 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使读者联想感受到在一个汉族和少数民族混居的湘西边城, 人和自然和谐生存, 在欢快的节日里赛龙舟、喝雄黄酒、对唱情歌, 享受着地方民俗的“狂欢节”, 那山那水那人美似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来自《边城》多音部的言说, 正是互文性运用的结果。其互文特征主要有三种表现:第一, 象征性。“白塔”反映茶峒古老的文明, “虎耳草”象征纯真自然而不易获取的爱情。第二, 引用语。小说引用大量湘西当地的俗语、歌谣以及一些源头难溯的警句。第三, 隐喻。据统计《边城》互文性隐喻共有五十二处, 如下图。
从现象文本的层面看, 隐喻互文的语法结构有明喻和暗喻两种形式;从生产文本层面看, 隐喻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互文本, 即植物、动物、生产方式、自然现象和汉苗土家文化现象。与乡土文化有直接关联的隐喻有39个, 占总数的75%。从互文性理论的视角来看, 隐喻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互涉产生互文意义, 而喻体文本因文化等因素存在差异的可能。读者阅读时通过现象文本深入生产文本, 才能真正了解蕴含在底层的互文意义及原因。
《边城》的隐喻体现了沈从文的互文思想, 反映了他早年湘西生活的痕迹和记忆, 正是这些互文特征塑造了一个独特的脍炙人口的边城故事, 故事发生之地至今还令人向往。该小说在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作为读者兼译文的创造者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再把原文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化, 译者会面临两种不同互文性隐喻的理解、比较与选择, 一是内互文隐喻, 即同一语言内的互文关系。比如, 汉语比喻人的强壮, 一般指涉“牛”:强壮如牛。但是, 受生活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除了使用与汉族一样的指涉, 还有自己本民族的指涉习惯, 沈从文在小说中同时使用“结实如老虎”和“结实如小公牛”。此外, 老虎作为互文的动物小说中也得到强化, 如“虎耳草”, 一种乡村治蛇毒的药用植物, 在小说中频繁出现 (4次) , 象征爱情, 与虎关联的隐喻也有3处。因此, 译者对这种内互文的指涉要有所了解。另一类是外互文隐喻。译者在处理隐喻时, 面对的是原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转换。同样比喻人强壮英语指涉的动物是“马”:as strong as a house, 马在英语里是非常重要的动物, 那么, 译者又是如何重构此类隐喻的互文性?下面以杨宪益译本为语料, 具体分析互文性隐喻的翻译问题。
3《边城》隐喻的互文性重构
从互文性翻译过程看来, 译者生产出来的文本一般经过两个阶段:对原文互文性的解构, 包括对互文符号的识别和理解;对新文本的重构, 即选择恰当的译语表达原文的互文性符号。 (徐方赋, 2013) 《边城》的隐喻来源广泛, 大多是以前文本的遗迹或记忆, 这些文本如秦文华所述, 可以是显文本、隐文本、潜文本和文化文本 (秦文华, 2006) , 它们在隐喻中构成独特的文化意象, 译者要在理解与阐释、吸收与选择、创造与变异的过程中进行跨时空的互文性意象的转换。他同时与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互动, 在两个层面来回穿插, 获得最适当的信息, 又以适当的方式织成一个新的互文网络, 完成隐喻互文性的重构。针对隐喻所产生的互文意象的解构和建构这一挑战, 杨氏译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1) 直译, 保留互文意象, 保持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的统一
《边城》里一些隐喻的意象与湘西边民的生活环境或相关的历史互指, 具有乡土特征的形象, 新文本在结构上与原文本保持一致, 在深层面突显了人类早期的生活模式:
(1) 溪流如弓背, 山路如弓弦, 故远近有了小小的差异。
“弓” (bow) 的形象使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都能联想到早期苗人以打猎为生的生活方式, 译者互文翻译采取了直译的方法, 建构了与原文一样的底文, 保留原文隐喻的意象。
(2) (老船长) 一头短短的白发, 在日光下如银子。
(3) 月光如银子, 无处不可照及, ……
在 (2) 和 (3) 例句中, 无论日光下还是月光下的白 (白发、白光) , 都与银子互文, 汉语有“银发鹤颜”, 也有如李白诗里的“地上霜”。但是, 对沈从文而言, “银子”具有特殊的意义, 苗族喜爱银饰, 用银子制作的银衣、银冠等美轮美奂。银子是作者建构隐喻时不可或缺的互文文底。英语也有“silver hair”的意象, 因此直译表达了汉英两种语言共同的互文。
(2) 使用脚注, 保留互文意象, 强调现象文本, 也挖掘了生产文本
对于最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意象, 译者通过突显现象文本, 运用脚注, 有意为译入语读者提供参与互文性的解读。
(4) “……你翠翠长得真标致, 像观音样子……”
沈从文把翠翠比作观音, 其底文来自汉佛教文化。译者在正文中直译成Guan Yin, 译入语读者从现象文本上难有与原文读者同样的联想, 但是, 通过脚注把观音建构成“仁慈的女神”, 在意义的生产上有所补偿, 译入语读者找到比较熟悉的互文, 即与宗教有关的底文。译者在权衡译语文化的互文接受程度的同时, 有意让读者参与解读并接受原文互文隐喻。译者这种意图并非唐突, 1939年林语堂在《京华烟云》就有同样表述, 此处杨宪益的译法应该是对林氏翻译的互文。
(3) 用译入语的意象替代原语的意象, 强调生产文本, 弱化现象文本
原文的很多隐喻与动物互涉, 具有典型的地域思维性, 在译入语中虽然有相同的动物, 但是相应的互涉意义空缺, 译者在建构译文时, 可能会更多地考虑译入语的互文, 采取归化的策略。
(5) ‘又要马儿不吃草, 又要马儿走得好’, 唉, 这两句话恰是古人为我说的……
例句中的古语是难以追溯来源的互文, 如果直译很难在译入语读者中产生相应的联想, 译文互文借用译入语的习语“You cannot eat your cake and have it.”, 以习语替换古语在语言风格上译文达成了一定的互文。
(4) 省略不译, 忽略部分现象文本, 产出生产文本
汉语重视有节奏的平衡表达, 歇后语是特色之一。歇后语的前半截是形象比喻, 幽默风趣, 生活气息浓厚, 耐人寻味, 后半句则是对前半句的解释和说明。把汉语的歇后语翻译成英语对于译者是一大挑战。
(6) 横顺人是‘牛肉炒韭菜, 个人心里爱’。
从现象文本看, 中国很多地方有类似的歇后语, 如“萝卜白菜, 各有所爱”。译者在重构类似隐喻时, 如果硬是把前半部直译, 译入语读者难有互文反应, 反而会造成阅读困难。因此, 译者选择放弃原文本的冗述, 运用习语“to one’s taste”翻译后半部, 顺应译入语读者的互文习惯。
(5) 意译, 旨在文化调整, 摒弃现象文本, 尽可能产出生产文本
《边城》中一些文化词语的隐喻出自佛、道教语言, 反映了边城少数民族文化深受汉民族文化的影响。这种文化内部的互文现象会给翻译带来难题。 (秦文华, 2006:116)
(7) “无事不登三宝殿, 坐了一定就有话说!”
(8) 你那只狗不识吕洞宾, 只是叫。
上面的两个例子分别与佛教和道教互文, 译者采取意译的方法, 彰显了部分生产文本, 重在引申意义的传达。其实, 一些文化隐喻的翻译难就难在把其互文性的形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准确地表达出来, 使译入语读者通过联想获得与原语读者一样的感受。如果隐喻的互文性存在较大的差距, 译者只能选择从译入语读者的文化接受能力着想, 不得不摈弃原文的文化互文形象, 而使用较为简单的翻译方法。
4 结语
文学作品的作者在互文性记忆中写作, 于是, 作品在它之前的文本的遗迹和记忆的基础上产生了。以《边城》英译本的隐喻翻译为例, 从互文的角度研究翻译有以下启示:隐喻的翻译不仅涉及词语本身, 译者要理解并考虑词语后面的原作者的用意、读者的接受程度、语境作用, 考虑语言表层与潜伏在语言之下的层面, 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时刻游离于现象文本和生产文本之间, 通过现象文本, 寻找原作者互文性记忆的痕迹, 为了完成二次创作形成有效的生产文本, 译者要在比较和思考内互文隐喻和外互文隐喻之后, 选择最能够表达出原文意象而且能够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的方法和策略。译者是隐喻意义的消费者和也是隐喻意义的生产者。
参考文献
[1]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65-67.
[2]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49.
[3]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116.
[4]沈从文.边城 (The Border Town) [M].杨宪益, 戴乃迭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09.
[5]王瑾.互文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47-48.
[6]徐方赋.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结构和重构——以Liberalism重译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6) :93-107.
互文性理论是文学批评话语体系中的一个较新的概念, 也是当今理论界颇受瞩目的关键词之一。[1]
早在十八世纪的英美文学传统中就已出现互文性的端倪。亚历山大, 浦伯就在维吉尔的作品中发现了荷马, 这就表明, 无论是浦伯还是维吉尔都在涉及互文性文学创作, 尽管当时这个术语还没出现。而T.S.艾略特所提出的诗人的“催化”作用其实也是一种互文性。所谓的催化作用无非是诗人在创作时能够改造经验与文学传统并加以消解, 然后进行写作。于是在互文性的多元化合反应中, 文学的个性化与非个性化形成文学的张力, 凸显文学的魅力。[2]13
克里斯蒂娃尝试用法文构词规则, 在词根前后加上词缀发明了互文性一词。互文性的英文前缀“inter”即表示“相互之间的”, “彼此间的”, 即“相互, 相涉, 相融”的含义。而该词中的“texto”在拉丁文中为“编织物”之意。[3]45据考察, 该词可以理解为纺织过程中线与线的交织与混合。有意思的是, 作者所采纳的译名“互文性”中“互”与“文”二字也与英文中的“inter”与“text”大致相涉。“互”在古汉语中意为绞绳时将绳子交错地收在一起, 因而可以理解为“交错”;而“文”原初的意思也带“纺织品”或“纺织品的交杂色彩”之意。这也是翻译中极为有趣的互文现象, 可以说, 最初将“intertextuality”译为“互文性”的译者在翻译时是别具匠心地从西方以及中国传统文字的记忆系统中调出了自己的互文性记忆, 从而完成了这个互文性佳译。
二、互文性隐喻
文学在硕大的书库中与他文学互为参照, 互为受文与接收文。这就是初始的互文性文学观。[4]14它认定任何一个文学作品都是在文学性知识网络中形成的。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其中包含的不仅是叙述者的话语, 而且还引用或包含了他人的话语, 对他人话语的包含是通过各种方法表现出来的, 而且其间还融入了多种多样的语言成分, 文体成分, 因此小说本质上是杂语和多声部的。杂语和多声部构成了文学互文性隐喻的一部分。其实在互文性概念正式推广或问世之前, 被用的更多的术语就是“隐喻”。所谓互文性就是文中有文, 通常人们所讲的旁征博引, 掉书袋等等其实就是一种互文现象, 任何一个文本的语言中都承载着或曰隐藏着其他词或者其他人的词。
三、互文性隐喻在文学作品的应用
在文学史上, 我们的确能找到许许多多这样的例证。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就是《尤利西斯》的创作了, 文学界一直认同乔伊斯的写作时互文地借鉴了荷马的《奥赛德》。从尤利西斯这个人物的塑造中, 我们既看到了荷马人物的影子, 又看到了乔伊斯的天才与灵感因为它不仅成功地互文模仿, 借用了荷马史诗的情节与结构, 也表现出自己的创作天分。而与此同时, 《尤利西斯》也弥散着作者本人对自己的作品如《青年艺术家肖像》和《英雄史蒂芬》的自我引用与自我指。这是一种肯定中包含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且在互文借鉴他人作品的同时对自身创作自我指涉, 自我引用的互文应用, 这种手法也见诸于其他一些作家的作品中。我们不难从弥尔顿的《利西达斯》中看到阿多尼斯神话, 从菲尔丁的《约瑟夫, 安德鲁》中看到理查逊的帕拉美以及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乃至《圣经》这些他文本的印迹;我们甚至还可以从文学文本中到对非文学文本的互文引用痕迹。如美国南方分离运动在惠特曼《自我之歌》中的互文体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对华兹华斯《序曲》的互文作用;相对论对托拉斯, 品新以及热动力学对左拉小说创作的互文影响等等。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作品中较为突出的一部分因其高度的典型性而成了家喻户晓的象征性所指。有些名字已经由专有名词而成为指称一种类型特征的隐喻性称呼。如葛朗台指吝啬的人, 阿Q指善用精神胜利法开解自己的人陈世美指喜新厌旧的人, 奥赛罗指好吃醋猜忌心重的人。这些人名具有历史的传承性, 作家套用他人就是为了利用这些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如《远离尘嚣》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是我们所熟知的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一部小说。书名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互文来自于英国十八世纪诗人托马斯, 格雷 (Thomas Gray) 的一首名诗《写于乡村教堂的挽歌》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该诗的最后一节给了哈代很大的互文启发:“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s ignoble strife, /their sober wishes never learn, to stray;很显然, 译者在翻译小说题目的时候就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 因而并没有单单从字面上来看, 将小说译为“远离疯癫的人群”, 而是同样互文参照了格雷诗句的寓意。[5]
英国诗人雪莱 (Selley) 《西风颂》 (ode to the west wind) 中的最后一行诗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及其精彩译文“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一直是文学界, 翻译界乐于传诵的诗句。一百多年后一位美国撰稿人互文模仿了该诗, 写出了“Time Inc.says Life is coming back, and Look be far behind?”说的是美国的三本杂志, 即《时代》 (Time) , 《生活》 (life) , 《展望》 (look) .于是他信手拈来, 互文运用了该诗的译文, 将叙述美国三大杂志的互文话语翻译成“《时代》”, “生活 (life) ”, “展望 (look) ”。巴塞尔姆的小说《白雪公主》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具有显著的互文性关系。
摘要:互文性理论为诸多新的人文学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这一理论对文学作品的翻译有这很大的影响和启示意义。本文通过实例分析, 探讨了互文性理论在文学作品的应用。
关键词:互文性,文学作品
参考文献
[1]杨宏伟, 多媒体教学的本质与原则探析[J], 教育与现代化, 2006, (2) .
[2]秦文华:翻译研究的互文性视角[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6.
[3]赵一凡:欧美文学赏析[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4]王国全, 新广告学[M],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