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引领未来,创造美好生活”这是陕西省第26届“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的主题。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汉中市图书馆利用品牌服务项目《信息与资料》,特选择编辑2018年“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农业科技·专辑》资料向机关、单位、镇、贫困村发放。
一、农业信息
(一)猕猴桃采果后咋防溃疡病?
采果后,气温降到15℃以下时,就要对架面进行全面喷雾,预防溃疡病侵染。未采果的可选用100倍液EM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喷雾。采果后,用铜制剂、施纳宁、菌毒清、辛菌胺、多抗霉素、梧宁霉素、春雷霉素(春雷王铜)、溃腐灵、过氧乙酸等进行喷雾。喷雾要仔细,加入渗透剂,以提高药效。除溃腐灵、过氧乙酸外,其他药剂中还可加入叶面肥,如0.5%尿素、0.3%~0.4%磷酸二氢钾、黄腐酸、海藻素等。15~20天一次,药剂交替使用。
(二)猕猴桃防寒抗冻提前做好应对?
建立防护林在建枣园时,枣园的迎风面营造防护林,建防风墙,降低风速,抑制干旱,改善枣园的小气候,提高园内温度,可减轻冻害发生。
适度修剪,合理造型,迅速恢复树冠(1)适时冬剪。发生冻害后,对当年受冻后的枣树不要急于锯掉或修剪干缩枝,第二年春天发芽后,根据受冻情况,到小暑过后再行修剪锯除。受冻枣树应将严重受损大枝处锯掉,酌情采取腹接增枝的办法,以使树势尽早恢复。每年春季发芽前对枣树进行大范围修剪,对于局部主枝冻死的树要继续培养基部发出的角度适宜的徒长枝,对生长弱的枝和枝组及时剪去或重回缩,增强树势。根据受冻枣树的长势,合理适度修剪,促进树体养分积累,培养合理的树形,迅速恢复树冠。(2)搞好夏剪。结合冬剪,进行夏剪。在枣头趋于缓慢生长时进行夏剪。冬剪后生长大量的徒长枝,为了有效的节约树体养分,增强树势,把骨干枝上萌发的无用嫩枝(芽),尽早抹除,选择适宜的枝条,培养合理的树形。对于内膛密集的发育枝、徒长枝,除疏除细弱无用的部位外,用撑、拉、拐、别等方法,将其引向枝少、有空间的部位,填补空间,扩大树冠,及早挂果。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枣树抗寒抗旱能力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灌水不但有利于枣树生长结果,也可提高树体抗寒、抗旱能力。受冻枣树应加强肥水管理,保证前期水分供应、及早追肥,补给养分。春天结合灌水及时、及早追施速效氮肥,有利于树体恢复生长,发芽后到生长季节多喷叶面肥,促使树体尽早恢复树势。以后几年,可在枣树花前深刨树盘至树冠投影处,结合翻土进行施肥,以提高营养水平。封冻前进行冬灌,可冬水春用,防止春早,促进枣树生长发育。施肥要多施优质有机肥,生长后期少施或不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树体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有利于枣树的抗冻越冬。
加强病虫防治及时防治枣锈病、枣疯病、枣步曲等枣树病虫害,保护好叶片,提高光合使用和效能,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枝芽成熟,树体健壮,从而提高越冬抗性。
重视天气预报及防范措施的研究在持续低温天气条件下,要密切注意当地气象站的天气预报和气象变化动态,认真做好预防低温天气危害枣树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把防寒防冻工作做在前面,总结相应的对策,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三)番茄苗期重防“三种病害”
阴雨多云天气,导致番茄苗出现了死棵现象。眼下,正值番茄苗期管理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出现各种病虫害。笔者提醒,番茄病虫害的防治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手段进行防治。
僵化苗 番茄幼苗矮小,茎细,叶小,根少,不易生新根,花芽分化不正常,易落花落果,定植后缓苗慢。育苗期间怕徒长,长期控制水分过严,最容易造成秧苗老化。发现僵化苗后要及时浇水,防止苗床干旱,适当提高苗床温度。
猝倒病 番茄猝倒病常发生在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发病后病情发展很快,以致子叶还未萎蔫(仍然是绿色)时,幼苗便已经倒伏而死亡。防治方法是选用未种过菜的大田土作床土,床土里拌匀有机肥,必须经过充分发酵腐熟,播种时应用药剂进行床土消毒,播种量不应过大,并应及时分苗。苗期管理时床土不要积水,防止幼苗徒长。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清除,用代森锌、百菌清、多菌灵等防治。
立枯病 立枯病症状是幼茎干枯收缩,导致死亡,幼苗并不立即倒伏,仍保持直立状态,在湿度过高、床土结构不好、通风差的苗床最易发病。提倡采用穴盘和营养钵育苗,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适时喷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蒸发,隔绝病虫害,缩短缓苗期。同时,要及时中耕除草,平衡水肥,追肥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时降低田间湿度,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旺长,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各喷施一次菜果壮蒂灵,可提高授粉质量,增强循环坐果率,使番茄品质提高,稳产优质。
(四)低温天气时如何使番茄着色良好
首先,温度不适宜是造成西红柿果实着色不良的主要原因。西红柿喜好冷凉干燥气候,生育期日夜温差要大,夜温愈低花芽分化早,第一花序着生部位愈低则花数愈多。西红柿对温度的需求随每个生育期而不同,发芽期适温为28~30℃,低于10℃或高于40℃则不易发芽。开花期以15~30℃为宜,低于15℃或高于35℃,花器发育不良而影响结果。温度于18℃~26℃时果实着色最佳,日温高于32℃时,果实生长及成熟快,茄红素形成受阻而影响着色。当温度过低时,也会严重影响果实着色,当前,如果棚室保温效果不好的话,棚温低于12℃时则不能正常着色。
其次,肥水管理不当也会影响果实正常转色。在定植水浇足的情况下,第一穗果坐住前一般不追肥、浇水,如土壤过于干旱,可于晴天上午浇小水。追肥浇水要在晴天上午进行,浇水后先闭棚升温,温度升高后要加大放风量。第二穗果膨果时,再追肥一次,肥量同第一次。西红柿果实膨大期每7~10天浇一次水,水量要均匀。
再次,及时擦拭棚膜、摘除老叶、病叶。当西红柿果实基本长够个儿头,即可摘除下部叶片,其中病叶也要及时摘除,以增加其通风透光性,促使果实正常着色。
解决措施: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可相应加强各项农事管理,为西红柿正常着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进入数九寒冬以后,西红柿因温度达不到茄红素生成的要求,迟迟不能转红,采摘前进行药剂催红是促使西红柿提前上市的有效措施。但在实际催红过程中,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而抑制植株的生长,有的还出现了药害。因此,使用药剂催红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催红不宜过早。一般在果实充分长大时催红效果最好。若果实还处在青熟期,未充分长大,急于催红易出现着色不均的僵果现象。
(2)药剂的浓度不宜过高。西红柿催红大多使用40%乙烯利,每50毫升乙烯利加水4公斤,混合均匀后使用。如药液浓度过高,会伤害植株基部叶片,使叶片发黄,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
(3)每次每株催红果实的数量不宜太多。单株催红的果实一般以每次1~2个为好。因为单株一次催红果实太多,植株受药量过大时易产生药害。
(4)药液不宜沾染叶片。如果药液沾染叶片,就会导致叶片发黄凋落。催红的具体做法是:用小块海绵浸蘸药液,涂抹果实的表面;也可戴上棉纱手套浸蘸药液,涂抹果实表面即可。
(摘自:黑龙江农业信息网)
(五)大棚秋延后辣椒须防四病二虫
(六)大棚蔬菜施肥误区
大棚蔬菜施用无机化肥时,常存在以下误区,既降低了肥效,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值得引起重视。
1.冬季大棚内施用碳铵和硫铵。碳铵施用后会挥发出大量氨气,对蔬菜生长不利;硫铵是生理酸性肥料,施用后会增加土壤的酸性。碳铵是冬暖大棚蔬菜追肥的速效肥料,即使在5℃的土温时,也能转化分解被作物吸收利用,但施用时应注意深施,一般在离蔬菜根茎8~10厘米处开10厘米深的沟,撒施后用土盖严,可提高利用率10%~30%。
2.冬季多施用磷酸二铵。蔬菜需要大量的氮和钾,需要磷比较少。比如说,茄子需要的氮磷钾之比为3∶1∶4,黄瓜为3∶1∶10,番茄为6∶1∶12等。磷酸二铵含氮18%、含磷46%,不含钾,所以大棚是不适宜多施用磷酸二铵。另外应注意,磷酸二铵不得与草木灰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以免引起氨的挥发,造成氨害。
3.分散施用磷肥。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化,失去肥效,因此磷肥适合作基肥或在蔬菜前期集中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壤中,一般在移栽行开8厘米深沟,撒入磷肥后覆土4~5厘米,然后在浅沟内移栽蔬菜,缩短磷肥与作物根的距离来弥补磷移动性小的弱点。
4.后期追施钾肥。蔬菜一般在开花前后需钾较多,以后逐渐减少,后期施用钾肥会造成钾的利用率明显降低,浪费肥料。
5.尿素表土浅施。蔬菜作物发育阶段对肥水需求比较多,提前追施深施比浅施提高利用率28%左右。追肥时开8~10厘米深沟,施后严密盖土,对株行距大的蔬菜可采用开穴深施,根据棚温隔5~7天浇水,使其在土壤中有充足的时间氨化,以利吸收利用。在蔬菜生长期间,还可用0.3%尿素溶液喷洒叶面,每7天1次,每亩用肥液75~100公斤,连喷2~3次即可。
6.在干旱条件下施肥。大棚蔬菜是喜水作物,在土壤干旱时施肥,不但肥效不能充分发挥,而且会使土壤溶液浓度骤然升高,容易使蔬菜烧根。因此,大棚施肥要与灌水相结合,要开沟施肥,把肥料埋实以后再灌水,或顺水追肥,小水冲施相结合。
(七)桃树流胶病特效药介绍
桃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是桃树生长过程中的一种病虫害,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后者为真菌侵染所致,此病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枝干枯死。那么桃树流胶病用什么药好?
1.加强桃园管理,增强树势。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气性能。低洼积水地注意排水,酸碱土壤应适当施用石灰或过磷酸钙。改良土壤,盐碱地要注意排盐。合理修剪,减少枝干伤口,避免桃园连作。
2.调节修剪时间,减少流胶病发生。桃树生长旺盛,生长量大,生长季节进行短截和疏删修剪,人为造成伤口,遇中温高湿环境,伤口容易出现流胶现象。通过调节修剪时期,生长期修剪改为冬眠修剪。虽然冬季修剪同样有伤口,但因气温较低,空气干燥,很少出现伤口流胶现象。因此,生长期采取轻剪,及时摘心疏删部分过密枝条。主要的疏删、短截、回缩修剪,等到冬季落叶后进行。
3.主干刷白,减少流胶病发生。冬夏季节进行两次主干刷白,防止流胶病发生。
4.及时防治虫害,减少流胶病的发生。4-5月份及时防治天牛、吉丁虫等害虫侵害根茎、主干、枝梢等部位发生流胶病,防治桃蛀螟幼虫、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椿象等为害果实出现流胶病。
5.夏季全园覆盖,减少流胶病发生。没有种植金边茸或其他绿肥的果园,夏秋高温干旱季节全园覆盖10cm厚的杂草或稻草,不但能够提高果园土壤含水量,利于果树根系生长,强壮树体,而且十分有效地防止地面辐射热导致的日灼病而发生流胶病。
桃树流胶病的特效药有溃腐灵和沃丰素。在春季芽萌动前可用溃腐灵+沃丰素涂抹枝干或灌根,像南方部分流胶多的桃树可以高浓度喷雾配合灌根。中草药制剂除了杀灭树表和体内潜藏的病原菌外,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中微量元素、多糖类等物质,能为树体补充营养。另外,其中含有的鱼腥草等成分能修复受损细胞,愈合伤口,周年用药使受伤部位逐渐长出新皮,从根本上防治流胶病。
(八)桃树基肥施用技术
从桃树的生育进程来看,除少数晚熟品种的桃树果实尚未上市外,绝大多数桃园的果实已经先后采收完毕,即将进入根系的第二次发育高峰期。
一些农户会抢在秋末冬初及时施用基肥,但在施用基肥的技术上存在一些误区:担心基肥施早了会引起桃树贪青或者旺长造成冻害,将基肥施用时间推迟至春季才施;盲目购买施用未经腐熟的禽畜肥料,认为比商品有机肥便宜;无论什么肥料随意撒施在地面,造成养分流失;不配施无机复合肥料,或者仅配施氮素肥料,使果实的产量和品质都受到很大影响,效益低下。
为了提高桃树施肥的效果,必须改进施肥的技术,选好对路肥料品种,讲究施肥质量,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增效潜力。
首先,要改迟施为早施基肥。早施基肥,可使肥料及早与土壤融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可配合桃树第二次发根高峰促使多发根深扎根;可孕育花芽,促进桃树早开花多开花、早结果多结果,早上市早抢占市场商机,显著增加效益。从多年、多点总结的经验来看,桃树的基肥以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施用为好。
其次,要改盲目选肥为去污选用。不少农户在选择肥料时,只选价格便宜的,只看肥料数量多少不问肥料的养分有效含量;施用未腐熟的禽畜肥料施到地里后造成幼树易烧根死苗;如果选用了亚硝酸盐和重金属含量高的肥料,还会对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在选择肥料时,一要选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二是禽畜类的肥料要腐熟、加工、去污染才能施用;三是可用清草或禾谷类的秸杆覆盖桃园,以便保肥、保墒、改良土壤,增强通透性能。
再次,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据农业科研部门测定,桃树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35∶1.45,每个元素都缺一不可,其中以钾素的需求量最大。因此,对于成年桃树基肥的施用,必须做到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多种营养元素相结合,不同熟期的品种相结合。每亩应施腐熟的农家肥或厩肥3000公斤左右,也可施用植物性的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或生物有机复合肥150公斤左右;每株结果的成年树应施硫酸钾复合肥0.6~1公斤。这样的配方不但增加产量,还能改善品质,提高糖度、脆度十分明显,可提早成熟3~5天。早熟品种基肥中的氮、磷、钾含量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70%~80%,迟熟品种则占60%~70%。土壤肥力较高的要控施氮肥,防止旺长、荫蔽,土壤肥力较低的可适当增施氮肥。
第四,要改肥料撒施为深施。桃树的根系比较发达,一般延续到树冠之处。所以,基肥应深施在树冠的外围。可开沟深施40~50厘米或打穴深施;每年更换施肥的部位,不能只施在一个穴位施肥。
(九)肉牛养殖的饲料配方
目前,农户养牛越来越被农民所认可。现在农户养牛改变了原来的养殖目的,以前养牛是为了耕田,做农活,而现在农户养牛大都养殖肉牛品种,主要是养殖肉牛。那么随着养殖目的的改变,农民养牛的方也要改变。下面就农户养殖肉牛的饲料配方及养牛技术给广大肉牛养殖户介绍一下:
1.饲料配方。
体重在40C公斤以上的架子牛精饲料配方为:玉米65%,豆饼5%,棉籽饼15%,麸皮11,5%,骨粉1%。食盐1%,苏打粉1%,香味剂0.5%。 体重250公斤以上的青年牛饲料配方为:玉米60%,豆饼10%。棉籽饼20%,麸皮5.5%,骨粉1.5%,食盐1%,苏打粉1%,香味剂1%。
粗饲料主要以青贮玉米秸秆和啤酒糟、白酒糟结合,所用青贮玉米秸秆主要是利用秋季收玉米后的绿秆绿叶的玉米秸秆及时收割进行大面积青贮。全年饲喂。夏天配以啤酒糟,冬天配以白酒糟。
2.饲料喂量。
根据牛的年龄不同,育肥方法可分为:
(1)青年牛育肥。育肥时间为6~8个月。
(2)架子牛育肥。育肥时间在4~5个月。
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饲养:
第一阶段7~15天,这时新购进的牛由于长途运输和应激会出现疲劳及对环境的不适应,这一阶段为恢复期。主要是调教牛。开始时不喂精饲料。先喂优质青草、干青草、麦秸、花生秧等,饮清水,陆续混入青贮饲料或氨化饲料、酒糟等。让牛饥饿1~2天后再喂给精饲料。
第二阶段15~20天,为过渡期。经过前一阶段的恢复期后,牛基本适应了新环境的饲养条件,此时可加大精料的喂量。一般按体重的0.8%喂给精料,200公斤体重的牛用精料1.6公斤就可以了,粗饲料不限量,连续喂几天,适应后逐渐增加精料的比例,过渡期终了时,精料可占日粮的40%~50%。
第三阶段110~120天,为快速育肥期。这期间精饲料在日粮中所占比例是:1~20天为55%~60%,21~50天为65%~70%,51~90天为75%,90~120天为80%~85%。
3.饲喂方式。
为便于操作和管理,一般采取1天喂2次的饲喂方式,冬春季早上5时、下午5时,夏秋季早上4时30分、下午5时,每天饲喂时间一般在30~40分钟,夏季中午喂水1次。做到反刍时间不低于8小时。在日粮改变的2~3天内,饲养人员要勤观察牛的采食情况、反刍次数,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要按饲养阶段添加精料。草料的处理方法是:精科喂前用清水浸透,达到手握成团,掉地散开。先把青贮玉米秸秆均匀地摊在水泥地上约15厘米厚,然后在表面撤匀浸透后的精饲料,再在上面撒上5厘米厚的酒糟,最后用塑料布盖上发酵,一般夏天3个小时、冬天12个小时后,即可拌匀饲喂。这样的草料柔软、有酒香味,牛特别爱吃,不剩渣,接着饮清水。
(十)冬季肉牛规模养殖场如何提高效益
随着养牛业的发展,肉牛规模养殖场越来越多,短期育肥牛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以短期育肥牛作为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在肉牛育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冬季,要真正搞好肉牛短期育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应做好以下工作。
选择好育肥牛
育肥牛要选改良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等杂交改良、健康无病、体重在250公斤以上、年龄在1周岁~2周岁的未去势杂种公牛,选择眼亮有神、鼻镜湿润、嘴大、食欲强、采食量大、四肢粗壮、被毛光亮、体躯长、胸深而宽的牛。
调整好牛舍温度
牛舍内温度要保持在5℃以上,如果温度过低,会影响牛的增重,牛还会掉膘。冬季牛舍要保温,加盖塑料布,用稻草或泥堵住墙壁上的漏风处等,既保证舍内温度,又便于采光,同时牛体本身散发的热量也不会流失太多,牛才能正常育肥增重。
掌握好饲喂方法
牛育肥前要驱除体内外寄生虫,每10公斤体重用虫克星皮下注射0.2毫升,或口服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1克;驱虫3日后,每头牛口服大黄去火健胃散350克~400克。要饮足水,饲料要先粗后精,最后饮水。为减少能量消耗,不放牧,少运动,舍饲拴系饲养,定时定量饲喂,定时饮水。冬季饮温水,水要干净、新鲜,每顿让牛吃饱,尤其是粗饲料,要铡细,饲草要干净。
选择好饲料搭配
要根据牛的体重和增重速度制定饲料给量和搭配,做到营养均衡全面。
育肥前期:酒糟6公斤~8公斤、玉米面2公斤~3公斤、豆粕0.75公斤~1.0公斤、食盐50克、添加剂50克、青贮玉米秸20公斤。开始喂酒糟时少量添加,待10天适应后再逐渐增加喂量。
育肥中期:酒糟10公斤~15公斤、玉米面3公斤、豆粕1公斤、食盐50克、添加剂50克、青贮玉米秸17公斤~20公斤。
育肥后期:酒糟10公斤~15公斤、玉米面2公斤、豆粕0.5公斤~1公斤(或尿素100克),食盐50克、添加剂50克、青贮玉米秸15公斤~20公斤。
吃剩下的饲草饲料不能过顿或过夜;酒糟要新鲜优质,腐败、发霉及冰冻或带砂土的不能饲喂,以防中毒;如利用尿素代替豆粕时,要将尿素先溶解在少量水中,拌在精料中喂,切忌不能溶在水中直接饮用,尿素喂量一般成年牛每头日喂量不超过100克为宜,以免中毒。
搞好防疫和卫生消毒
牛在育肥前要搞好免疫及预防注射,牛体每天要刷拭1次~2次,保持牛体卫生;饲喂用具要清洗干净,每天消毒2次(早晨1次,下午1次)。牛床、过道、墙壁要定期用火碱或石灰消毒,闲杂人员不准出入牛舍。
选择好最佳出栏时期
经过3个月以上育肥,牛已达到膘肥体壮,一般屠宰率可达58%,净肉率达50%,平均日增重可达1.25公斤以上。此时育肥牛已增长到一定体重,一般可达500公斤以上,如市场价格看好,应迅速出售,卖上好价,否则会增加饲养成本,降低增重速度,影响经济效益。
(摘自:中国农业推广网)
(十一)如何延长产蛋高峰期
一是选育良种。要求母山鸡体质健壮,结构匀称、发育良好、活泼好动、眼大有神。公山鸡体重在1.5公斤以上,各部位匀称、发育良好、胸肌发达、冠色鲜红、啼声洪亮、羽毛丰满、姿态雄伟。
二是搞好防疫。保持圈舍清洁,每周可用1∶1000倍百毒杀或来菌灵喷雾消毒一次,消毒液可直接喷到山鸡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锰酸钾刷洗1次。在产蛋高峰期主要疫病为白痢、大肠杆菌等,可以用青霉素防治,按每只鸡1万单位的剂量将青霉素放入水中给鸡饮用即可,一般每2周1次,同时也起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三是科学配料。玉米55%、豆饼15%、麸皮17%、高粱6.5%、鱼粉8%、贝壳粉2%、骨粉1.2%、食盐0.4%、添加剂0.5%,并在每50公斤饲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胆碱50克、多维素5克。
四是公母鸡比例要合理。饲养公鸡太多,会造成饲料浪费,而且常因公鸡争夺配偶而殴打。但公鸡太少,则容易造成种蛋受精率低。科学的公母比例为1∶3~4为宜。
五是科学饲养管理。每天定时打扫卫生,定时供水供食,经常有充足清洁的饮水。15℃~25℃是最适宜的温度,如超过30℃或低于10℃都会影响产蛋;气温高时注意通风降温,气温低时注意保温,并处理好保温与通风的关系。
(十二)“五保三添”促蛋鸭越冬多产蛋
冬季天气寒冷,光照较短,是蛋鸭产蛋率最低的季节。采取以下措施,蛋鸭冬季也能多产蛋。
保热饲温饮冬季气候寒冷,鸭子消耗热能增加,精料必须用温热水调制,饮水温度保持38℃左右。
保重整群坚持淘汰老、弱、病、残和低产鸭,以减少死亡和饲料消耗。
保控室温每晚喂鸭后将鸭棚围严、围实,棚外四周用草毡围实,外围再围上一层塑料薄膜,特别是棚顶的盖草不能低于5厘米厚,深夜棚内温度保持在5℃以上。
保厚垫草在鸭舍内墙四周产蛋区垫30厘米厚干净、柔软的草料,早晨捡蛋后,将窝内旧草撒铺在鸭舍内,每天晚上鸭群入舍前再添加新草,使垫草逐渐积累。数日出草一次,既保暖又节省人力。
保营养适当增加玉米等能量饲料的比例,饲喂量比夏秋季增加10%~15%,并供给充足的青绿料或定时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如果能在蛋鸭饲料中添加3%~5%的油脂,每天中午供给一次切碎的白菜或萝卜缨等青绿饲料,增产效果会更好。
添夜食在夜间添喂一次温热饲料,不仅能增加蛋鸭营养,有利于鸭子御寒,更可提高产蛋率10%以上。但夜间补充饲料应当注意两点:一是必须供给温热饮水,二是夜食中以玉米等高能量饲料为主,蛋白质不可过多。
添戏水冬季舍饲蛋鸭每天戏水1~2次,可增加活动量,提高鸭群抵抗力。戏水一般在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若室内外温差太大,放鸭前应逐渐打开所有窗户,调节室内外温差,然后赶鸭在舍内慢慢转圈运动4~5圈,当80%左右的鸭发出强烈的鸣叫声时再让鸭入池戏水。
添补光照蛋鸭产蛋每天必需的光照时间不能少于16小时,冬季可在鸭棚内按每平方米安1盏60瓦灯泡的量进行补光。灯泡离鸭背2米高,并装上灯罩,早晚定时开灯。
二、农业政策
(一)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 带领农民大步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解决好“三农”问题, 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民为政首,农为邦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陕西农业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工作任务繁重,要立足资源多样性,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视察期间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殷切期望。
一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做驱动,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优化生态”为目标,以园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步伐,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提升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让农民群众的钱袋更充实,生活更幸福,农村更美丽。
2016年,西安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70家,实现经营收入438亿元;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191元,增长8.0%,实现了“十三连快”,连续七年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首要之务。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首先要抓好粮食生产。近年来,西安粮食生产成效明显,实现了“十三连丰”,总产达到175.3万吨,单产332公斤。粮食安全容不得半点盲目乐观,西安并没有满足于眼前的成绩,而是再接再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充分发挥在科教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夯实粮食产能基础。
2017年,西安市给自己定下了力争全年完成粮食总产160万吨的目标任务。为了实现目标,西安市以12个万亩示范片和市本级千亩示范方、百亩攻关田建设为重要抓手,适当调减玉米面积,开展马铃薯主粮化行动,使粮食结构更加合理。
土地流转激发农村活力
发展农业,关键在人,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土地效益,充分激发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要说这两年的变化,还得从家里的地有了红本本开始。”这是西安市广大农民群众津津乐道的一件大喜事。
近两年来,在西安市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拿到了一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一个红本本,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么?是的,确实有。有了证书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挣脱了土地的束缚,并开始享有更多的财产权利。同时,也让更多想种地、会种地的人参与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实现增收致富。
确权后,部分将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手中还握着《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这无疑给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按乡亲们的话说:“现在是手里拿着证,天南海北放心走。”
两年间,西安市不断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启动市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建设。
据统计,全市共9个涉农区县122个镇街、13018个村民小组纳入土地确权登记范围,涉及农户78.29万户。截至目前,已确权家庭承包耕地面积341.31万亩,占应确权家庭承包耕地面积352.62万亩的96.8%。
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0家、家庭农场124家、优秀示范社20个,十佳示范社10个,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392名,其他各类培训16.2万人次。
农业园区激发发展动能
在西安润物种植养殖合作社园区,可以看到,通过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改建农业大棚设施,现在合作社共有43座大棚,草莓种植在这里实现规模化经营。负责人王博介绍说,“今年春节期间,咱们的日光温室大棚里培育了7个试验品种,其中有一种草莓叫做‘白雪公主’,最好时候卖到了每斤120元的价格,市场销量很不错,真的是供不应求。”
今年,园区引进知名科研院所研究的新品种,花了大力气进行培育,王博觉得一切努力都没有白费,都是超值的选择。
“现在人喜欢消费时令水果,更加看重水果的品质,买好的、尝鲜的,只要东西好,咱就不愁没销路。常听人谈农业供给侧改革,我的理解,就是要多种大家喜欢的东西,做规模经营,做名优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王博说。
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2015年,西安市新增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5个;2016年,进一步实施了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提质增效工程,全年培育省级区3个,认定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个,园区总数发展387个,面积达到46.6万亩,实现产值48.07亿元。
这些农业现代园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新动能,激发出了全新活力。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安市不断提升园区建设,对全市现有的387个农业园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继续在市级以上园区推行“五治一品”,建立园区农产品身份识别、质量安全内控制体系和追溯系统,增强园区综合效益和示范辐射带动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省、市、县以及企业自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投入运行,已有161家企业和合作社开展质量追溯工作。全市认定“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1个,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以上,继续保持全国先进水平。
产业扶贫充实农民腰包
扶贫开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西安市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工作的根本之策,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为基础,将产业扶贫融入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中,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发展路径,投资3.5亿元,实施了一批“干得了、稳得住”的产业,同时在产、供、销等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下功夫、做文章,为贫困户增强“自主造血”功能。
周至县集贤镇立新村贫困村民吴顺宝不会忘记,在政府的牵头帮助下,企业帮扶他搞养殖,免费给了两头猪仔让他养,按照现在市场价格,年底出栏后能增加收入3000块。
“以前总担心销路,猪养肥了卖不出去,眼睁睁看着一年的辛苦打水漂。可是,现在咱一点也不发愁。”吴顺宝高兴地道。
原来,爱心企业在送猪仔时,已经和他们签订了收购协议,到生猪出栏时,将以高于市场价全部买走。
据了解,这家爱心企业通过“公司+贫困户”的精准扶贫模式,在秦岭山区贫困村确定了213户贫困户,从生猪养殖配套果蔬种植、技术培训输送务工、物资补助等方面入手,帮助贫困户脱贫,做到“一户一方案、一表一本账”,让贫困户的腰包鼓了起来,实现扶贫方式由“救济型”到“发展型”的转变。
据从西安市扶贫办了解到,今年,西安市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全力促进农民增收。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加快发展中蜂、奶山羊、猕猴桃、核桃、休闲农业5大扶贫主导产业,推进龙头企业带动等10项产业扶贫重点工程,实施林业生态脱贫。
同时,瞄准218个重点村和9916户重点户,全面落实 “五提一保”、驻村联户等各项帮扶措施,通过产业脱贫、就业培训、政策保障、社会帮扶等措施,确保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地区平均水平,周至国家级贫困县和390个省级贫困村年内实现脱贫摘帽,不落一户、不漏一人。
高新科技带动农业腾飞
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创造一个奇迹。发展现代农业,关键在科技。
若是来到长安区黄良街办西古城村的西安秦北世纪花园中心,仿佛陷入了一片花海,园内奇花异草,五颜六色,暗香扑面,让人置身于一片浪漫温馨之中。9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里,工作人员正在为花卉浇水施肥。
据了解,按照发展标准化花卉产业,建设农业种植景观和栽培新技术示范的现代农业园的思路,该园区年均向市场提供花卉苗木10万株、生态水果蔬菜5万斤。
园区蔬菜以无土栽培为主,采取基质栽培、液体栽培等现代农业栽培模式。园区负责人介绍说,用这种方式生长出的蔬菜更生态,可食用率更高。
“这种市场按斤卖的奶油白菜,我们这里论颗销售。10元一颗的价格,在市场上很受欢迎。这就是先进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 园区负责人自豪地说。
近两年间,西安市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发挥西安在科教和高新技术方面的优势,加快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为现代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16年,全市组织申报的省市科研推广项目达32个,发布农业主推品种和技术达60项。
生态文明引领大美西安
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西安市加强以渭河综合整治工程等为重点的重大治水工程建设,着力恢复“八水绕长安”盛景,做足了水文章,显现了“山水之城”新气象。今年8月25日,西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通过水利部验收,综合评估结果优秀。
2016年9月,西安市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全市新造林4.35万亩,栽植乔灌花木910万株,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据了解到,今年,西安市按照“四季常绿、一路一景”标准,进一步完善全市增绿美化建设方案,深入推进“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重点完成108国道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和沪陕高速两侧绿化美化工作。此外,还围绕护绿,深入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同时,今年西安市还将建设2-3个大型花卉批发交易市场,周至、长安、蓝田至少要各建一个。积极创建省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全年启动10个规模基地酒庄建设,重点解决全市鲜食果品存储时间短、产业链条不长、附加值不高的问题。
未来几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西安一直在行动。据了解到,下一步,西安市将继续把园区建设作为主要抓手,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二)我省新建6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据从5月16日召开的全省农业科教能环暨农业科技助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了解到,省农业厅决定新建农村能源环保、饲草饲料、辛辣蔬菜、甘薯、石榴、家兔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并对22个其他体系有关专家进行调整。
新建的省级现代农业体系由首席科学家、秘书长、岗位专家、研发中心与示范基地等组成。新增6个体系后,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已经覆盖了肉牛、肉羊、油菜、奶牛、水稻、西甜瓜、苹果、家禽、葡萄、红枣、玉米、小麦、马铃薯、生猪、奶山羊、猕猴桃、小杂粮、蔬菜、樱桃、魔芋、茶叶、食用菌、农村能源环保、饲草饲料、辛辣蔬菜、甘薯、石榴、家兔28个特色农业产业。
据悉,陕西自2008年提出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来,鼓励专家组团提出产业发展意见、申报科研项目、推广先进技术,重点围绕粮、果、畜、菜、茶等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先后组建了2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现了农科教产学研的有效对接,有力推动了陕西现代农业发展。
(摘自:陕西日报 2017年5月17日)
(三)种业科技创新助力农业丰收
省科技厅组织召开陕西省种业科技创新成果发布会,共发布西农20、西农529小麦新品种,陕单609、延科288玉米新品种,陕油28油菜新品种,以及秦豆2014新品种等6项种业科技新成果。
科技让陕西成为小麦育种高地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作物种子是实现农业增产增效最关键的因素。发布会上,相关专家介绍,西农20,亩产达到650公斤,西农529亩产也超500公斤,这两项是高产稳产、抗病抗倒、强筋优质的小麦新品种,为发展优质订单小麦、保障供给侧改革提供了品种基础,让陕西小麦品种站到了全国小麦育种高地。玉米品种陕单609实现了连续3年在同一块地亩产突破并稳定在14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玉米品种延科288通过了国家西南、西北二大春播区域和陕西省夏播区审定,目前推广势头正旺。油菜品种陕油28成为我省第一个审定的机收油菜品种,在推进油菜生产方式转型、提高农民收益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种业产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
据介绍,陕西省科技厅通过实施主要粮油作物育种专项,成立陕西种业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培育了80多个小麦、玉米、油菜优良品种,为陕西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证。在推动在种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通过整合陕西农作物种业相关学科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优势企业的各类科技资源,先后建立陕西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等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陕西省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解决陕西种业的共性技术问题,建立优良品种的培育、生产和推广联合体,5年来,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得以显著增强,陕西审定的品种中70%以上由工程技术中心和种业联盟单位培育而成。为了聚集各类科技要素,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我省建立了8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1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我省积极实施科技增粮增效
我省积极实施科技增粮增效工程,把小麦、玉米、油菜和马铃薯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给予重点支持,在陕西粮食主产县和不同的生态类型区,设立了30多个小麦、玉米高产示范基地,建立了百亩试验田、千亩核心攻关田、万亩高产示范田,进行粮食作物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以及旱作农业节水灌溉技术,中低产田的改造技术和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使科技在陕西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提高到53%,粮食生产依靠单产来增加总产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摘自:西安日报 2017年7月28日)
三、新农村文化
1.大棚香菇让32户贫困户脱贫
在佛坪县,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把大棚香菇种植做到了极致,不但一年四季都产香菇,结束了陕南地区夏天不产香菇的历史,还采取“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让8个村的32户贫困户入伙种香菇脱了贫。“今年,要发展袋料香菇250万袋,带动110户贫困户脱贫。”这就是佛坪县大河坝宏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法人黄晓红的新目标。
隆冬时节,尽管室外天寒地冻,但在佛坪县大河坝宏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黄晓红的香菇大棚内,却是春意盎然,新长出的香菇朵朵绽放,惹人喜爱。谈起这些“宝贝”,主人黄晓红显得有些兴奋:“我现有标准化生产大棚2万平方米,年生产袋料香菇40万袋,产值达432.8万元。现在一年四季都能生产香菇,特别是在夏天,采用新方法后,仍然能产鲜香菇,去年每斤卖到了9块多,结束了陕南地区夏天不产鲜香菇的历史。”
据了解,该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每袋香菇成本3.8元,按投入资金的18.42%进行分红,带动8个村32户贫困户种植香菇,去年9月30日给每户分红7000元,使他们全部脱了贫。
(摘自:三秦都市报 2018年1月10日)
2.小花草种出生活新希望——户县玉蝉镇孙家硙村脱贫工作侧记
(摘自:西安日报 2017年7月17日)
四、话说“廉洁”
【廉政建设小故事】
反四风、树新风,新起点上再出发
春节将至,中央纪委对8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进行公开曝光,再次表明“四风”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反弹回潮隐患不容忽视。中纪委重申,要保持纠正“四风”工作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节日氛围。
“四风”易变易行,目前又有哪些新动向新表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作风建设蕴含哪些新的寓意?
岁末大考,让形式主义无处遁形
2017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一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对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继续加强作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这是在新起点上的再部署、再出发,向全党发出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改进作风的行动号令。
岁末年初,正是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入写总结、下任务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更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会议落实会议,大搞“材料政绩”,表态多、落实差,走过场、事难办等现象,防止把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从年前拖到年后,从年初推到年底。
西部省份一位分管扶贫工作的副县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忍不住吐槽:县里正大力推进一个易地搬迁扶贫项目,最“恼火”的是杂事太多,汇报材料一摞摞,来检查的人一拨拨,可工程都过半了拨款还没走完程序,做事的人成天疲于迎检、催款。
“检查多,标准多,后面‘指导’的比前面干活的多,形式(要求)比实际(干事)多。”他说,填表最是耗时耗力。一个2000多人口、400多户人家的村子,完成入户调查后,每户每份材料填写用时至少半小时,全村材料填完就是200多个小时。不同部门报表有不同要求,就得反复比对、重填。重复性工作占去大量时间精力,工作进度又不敢耽误,驻村干部几个月不能回家是常事。
中纪委将于2018年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这次专项治理重点之一正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盲目决策、弄虚作假、数字脱贫、虚假“摘帽”等,将受到严肃处理和坚决纠正。作风建设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中部某省正在推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工作,这对农民来说是件大好事,看病报销方便了,医保支付比例也将普遍提高。有村民向记者反映,办理过程中通知大家提交材料,并且要求必须本人亲自办理。可材料交上去好几个月了,才被告知有缺漏、有错误,搞得村民们十分心焦。不少村民外出务工,来来回回费用是笔不小的开销,工作也耽误了。
“要交些啥材料,怎么填才符合标准,一次给我们讲清楚,别让我们一趟趟跑。如果总办不成事,态度再好也没用!”一位村民这么说。
改作风,树新风,新风是什么?新风是“心中有民”,是高度重视群众感受和评价。考察一名干部,要看他实际做了什么,周围干部群众怎么评价。“门好进”“脸好看”了,不能事情仍难办。
北京市一位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说:“开会少点、评比少点、材料少点,报批流程简单点,多下去听听群众的实际需求,集中力量主攻关键任务,这就是我理解的新风。”
廉洁过年,反对奢靡享乐无假期
从“舌尖上的浪费”到“会所中的歪风”,再到“车轮上的腐败”,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总结,“四风”问题的规律性已昭然显现。
节假日期间,受传统观念、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多发生大操大办婚宴问题,岁末年初更是公款吃请送礼、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风险高发期。因此每到节前,纪检监察部门便加大通报曝光力度,意在给“节日病”打“预防针”。
2017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纪委印发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确保2018年元旦春节风清气正。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肃查处“节日腐败”问题,有针对性地治理在机关或企业食堂、内部宾馆和培训中心等公款吃喝,在高档小区或写字楼“一桌餐”接受吃请,以各种名义套取资金用于吃喝送礼,通过驻京办或驻省会城市办事处等机构安排年底宴请、送年货节礼,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和旅游等隐性变异的违规问题。
八项规定实施以来,违规公款吃喝、送礼、国内旅游三类突出问题总体呈逐年大幅下降趋势,奢靡享乐之风基本刹住。成绩有目共睹的同时,一些地方干部作风不严不实,自我要求放松的问题仍然存在。
近期中央和各地纪检部门陆续曝光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例中,有的人在春节和中秋节期间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赠送的茅台酒、中华烟、购物卡和金条;有的人接受企业安排,携家属赴海南旅游,违规出入私人会所;有的人在2年时间里接受管理服务对象邀请打高尔夫球30多次;有的在出差期间擅自改变行程绕道旅游,用公款报销费用;还有的人用单位加油卡为私车加油……
2017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008起,处理71644人。这些数据和案例提醒我们,奢靡享乐之风有改头换面、隐形变异的新动向,一些党员干部在持续高压下仍顶风违纪,心存侥幸踩踏红线,纠正“四风”不能停歇。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过勇认为,每逢年节发通知、曝光提醒,集中火力打击不正之风,慢慢就会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党员干部必须认识到反“四风”的深刻内涵,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
改作风,树新风,新风是“以信仰之坚,破心中之贼”,形成“不想腐”的自觉。
过勇认为,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加强党性修养、锻炼党性心性,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决不允许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盛行。“四风”问题不是鸡毛蒜皮,也不是“小节”;反“四风”不是短期行为,不是阶段性任务,任何人不能抱以侥幸心理。
深化改革,让弄虚作假没市场
有的地方热衷造“盆景”,树“样板”,甚至伪造数字,以期在年度考评中博得好成绩。在过去的政绩考核体制和观念影响下,“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风悄然滋生。
宁夏石嘴山市环保局大楼寒冬时节变“冰雕”一事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这座大楼顶部有一处国控空气质量监测探头,相关人员用雾炮车朝大楼喷雾抑尘,人为干扰空气监测采样。结果,持续严寒低温让这一行为定格在了冰冻时刻,成为对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绝妙讽刺。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希望地方确实要端正政绩观,在改善环境质量上下功夫。绝对不能在环境监测数据上打歪主意,动手脚。”
改作风,树新风,新风是“干在实处”,是以问题为导向。评判工作成效,要看如何把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是否抓住主要矛盾立行立改。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廉政研究室主任蒋来用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不干实事等现象的存在,一方面说明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另一方面是由于考核体制、用人机制存在问题。思想建党、制度建党,树立选人用人从严从实的导向和机制,提高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2018年是落实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时至今日,各项改革在深水区中奋力前行,啃硬骨头容不得摆花架子,更容不得急躁速成。少数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气,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弄虚作假、不干实事行为,实质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的“两面人、两面派”。口是心非的“两面人”,对党的事业危害性极大,必须及时把他们鉴别出来,清除出去。
清土壤、拔病根,涵养正气、树立新风,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来源:新华社)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