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区,曾是紧邻青岛市的一个县,明朝时期,这里设有军队驻防。随着城市扩展,崂山撤县改区,现已成为青岛市的一部分。《崂山县志》据民间口传或族谱家史信息统计,原崂山县420个村庄中,先民来源于云南的有178个,占了42%。
那么,这些移民究竟从云南哪里搬来?我们查阅史料、拜访专家后发现,来源地更多指向了明朝云南布政司、云南都司管辖的乌撒卫。
村志作者对先祖原籍的探寻
崂山金家岭村,已被开发为政府驻地和金家岭金融区,早已见不到村庄痕迹。《金家岭村志》编写者可克财说,他查阅《马氏族谱》,看到清道光十年的《族谱引》中有这样一段话:“吾宗故云南籍也,明永乐二年徒居即墨金家岭疃。”知晓迁徙的时间。
根据族谱的记载,基本确定金家岭村就是由“小云南”迁来的马氏军户定居于此而产生。但小云南在哪?他们为什么从云南来到胶东半岛?可克财带着这些问题请教了即墨县谱牒协会的文史研究者孙鹏。孙鹏解释,“小云南”就在今天的云贵交界地,明朝时,这里曾有云南布政司和云南都司管理的乌撒卫。之所以被称为“小云南”,是因为该地北面有一地名“云关”,乌撒卫就在云关之南;而山西洪洞大槐树一说不可信,因为当时那里只是个迁移中转站。
可克财最终听从了孙鹏的建议,完成了祖先来自何处等问题的撰写。
移民集中在永乐二年
此后我们又去到青岛市崂山区县志办,并在山东省《崂山县志》和《崂山县地名志》所载的各族谱中发现,“云南乌沙(撒)卫”这个地名居多,如崂山县城阳乡白埠庄《杜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吾祖由云南阿迷州乌沙卫西北三十里槐树里头,移至青郡南枣行居住,三四年后,复迁至即墨崂山南头白庙籍,后迁百步庄落户”。
《崂山县志》中就记载,原崂山县420个村庄中,先民来源于云南的有178个,占42%,该统计出自民间口传或族谱家史记录下来的信息。
青岛地方志研究者石人魂还曾撰文考证过以上地名,认为“乌沙卫”即是“乌撒卫”,曾属云南布政司管理,具体地址为贵州毕节和云南镇雄一带,阿迷州即明代时云南布政司临安府阿迷州,现为开远市,永平县则属云南布政司永昌军民府永平县。
县志中记载,有23个村庄明确于明永乐二年建村,其中有21个由云南迁入。为什么“永乐二年”集中迁入的村庄众多?因为这一年明朝政权为防止倭寇侵袭,在金家岭设置即墨营,官兵1000余名。不仅崂山地区永乐二年有云南移民的记录,在胶东地区的其他县、市、区都有永乐二年云南移民的记录。
从部分家谱的记载中可看出,当年卫所的士兵主要来自于山西和云南。因为很多家谱都记载,其祖先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而云南迁入的军户,其人口输出地则指向云南乌撒卫(今云南镇雄县和贵州威宁县等两省交界区域)。军户们从乌撒卫出发,到重庆后乘船到扬州,再通过运河进入山东、北京等地区。
春城晚报 记者 邓建华 程权 发自青岛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