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各种心理问题随之产生。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探索教育过程中人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深入研究了教育活动中人的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揭示了这些心理现象背后的发展规律。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更能够针对性地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心理问题表现形式
自我国改革开放之始,经济社会的步伐便如骏马奔腾,日新月异。然而,在这飞速发展的背后,社会竞争亦愈发激烈,使得人们的心理压力如巨石般沉甸甸地压在心头。根据相关数据的精确统计,中国青少年的犯罪数量已经连续多年居高难下,这一现象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深入剖析青少年犯罪的诸多形式,不难发现,心理问题的滋生与蔓延是其中尤为突出的一环。心理问题,如同潜藏在青少年内心深处的暗流,时常在不经意间汹涌而出,成为导致他们走向犯罪道路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之后,大学生的人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然而,这背后却隐藏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有关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呈现下滑趋势,心理问题更是逐年攀升。焦虑、抑郁、恐怖等负面情绪在大学生中屡见不鲜;厌学、逃课现象更是如同瘟疫般蔓延;人际关系紧张,如同紧绷的琴弦,一触即发;易冲动、爱猜疑的性格特点也在他们中屡见不鲜。面对这一系列严峻的问题,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如何帮助这些青年学子走出心理困境,重塑健康人生。这也无疑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深思并付诸行动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的蓬勃力量,其内心世界亦呈现出多样化的心理状态。细究之下,不难发现其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的是情绪问题。焦虑、抑郁、烦躁,这些情绪如同沉重的枷锁,时常困扰着大学生们。他们或因学业压力、或因未来迷茫、或因人际关系复杂而倍感困扰,这些负面情绪如同无形的阴霾,笼罩在他们的心头。其次是人际问题。自卑、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使得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往往显得手足无措。他们或因自身条件不足、或因缺乏交往技巧、或因性格内向而难以融入集体,进而陷入孤独与寂寞的境地。再者是适应问题。学习焦虑、就业焦虑、人际关系障碍等,这些问题困扰着大学生们在新环境下的适应过程。面对日新月异的学习环境、激烈的就业竞争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他们时常感到无所适从,无法迅速适应新环境。此外,人格问题亦不容忽视。自卑、任性等不良性格特质,使得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往往显得偏激、不成熟。他们或因自卑而缺乏自信、或因任性而不顾他人感受,进而影响了自身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最后,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网络成瘾、逃课逃学等行为往往是心理问题在行为上的外在表现。这些不良行为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造成影响,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繁多,涉及到情绪、人际关系、适应能力、人格塑造以及行为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背后涉及到的是多元而复杂的社会与个体层面的因素交织。剖析其成因,首先不能忽视的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迈进,社会变革的浪潮此起彼伏,使得竞争态势愈发严峻。大学生群体身处其中,他们所面对的就业压力、升学压力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压力,都如同沉甸甸的包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再者,从个体主观因素出发,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中的青年阶段,他们的成长历程烙印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在当代,许多大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自幼便在父母长辈的呵护与关爱中成长。这种特殊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在心理上呈现出以我为中心的显著特征。这样的心理特点,赋予了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他们缺乏社会生活的历练与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此外,还需认识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价值观的多元化、各种思潮的碰撞以及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都为大学生群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大学生们既要应对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又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定位与价值,这无疑是对他们心理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因此,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与个人等多个层面入手,既要优化社会环境,减轻大学生的外部压力,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问题的调适对策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巧妙地将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三者融合,对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随着人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将教育心理学的原理运用于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成为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我们应在研究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让大学生在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体系。首先,高校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加大投入力度,管理部门要承担起应尽之责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或机构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政策文件。其次,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筛查并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中的重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苗头是防患于未然的根本所在。从这一点出发,切实有效地开展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之初就要重视起来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再次,加强其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学校可邀请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帮助。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能够借助心理学知识来疏导情绪、缓解压力,还能在专家的指导下解决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对于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以免情况进一步恶化。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丰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是至关重要的举措。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绝非仅仅局限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心理健康教师的责任范畴,而是需要所有课程及各科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发挥其积极作用。面对部分可能略显单调的课程,教师们应当引导学生们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创新性地运用主动体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能更为投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在课堂教育中的学习动力,更有助于他们获得更加充实的学业体验,从而有助于塑造他们积极向上的性格特质。其次,高校还应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工作,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项目等,这些活动能够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等多样化形式,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元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取心理健康知识,进而增强其心理健康意识。
健全社会支持机制。一是注重发挥正面的家庭教育作用。家庭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孩子家庭的温暖与情感上的支持,并积极支持学校的相关工作,与学校共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共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社会教育的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大学对学生来说,不应只是一时的避风港,而是他们踏入社会之前的重要准备阶段。在此过程中,学校要积极邀请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来校,把自己创业艰辛的体会与学生分享,引导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精神状态。同时,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要积极配合企业做好相关工作。尤其是对一些家境贫寒或生理有缺陷的学生而言,适当的实习既能为他们减轻经济压力,又能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培养勇于面对社会和适应社会的精神。三是建立“三位一体”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支持机制。学校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大学生在校表现,家长则应结合孩子的性格特点,为其积极的心理健康提供建议与支持。此外,学校还应与社会企业、公司积极沟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不断调整育人策略,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品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在当今社会,心理问题如同一股暗流,无处不在且不可忽视,尤其在风华正茂的大学生群体中更是屡见不鲜。作为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引领和启迪下一代的重任,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形成健康的认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作者:檀慧、邢晔、王卫博,石家庄学院)
有话要说...